首页 > 苏州景点>北寺塔

     北寺塔这个景点,东面与西北街交界,西面和桃花坞大街相连接,人来车往,恐怕是苏州市噪音分贝最高的地区之一。百丈软红尘里,却有一座庙宇静静地躺在这里,绀舍梵宇,怪有意思。北寺塔堪称苏州市区北面的标志性建筑,远处就可以见到,前人有个说法,“未进苏州城,先见北寺塔”。一座古塔,隐隐地出现于碧天白云之中,相当壮观。见到这幅情景的人,也许会想到森严的宗教场合与繁华的世俗生活,古典与现代怎会糅合在一起,反差如此之大,却没有引起多少惊奇。也许是眼睛看惯了,习以为常,少了点陌生感。

    僧舍往往是建在僻静之处,“深山藏古寺”,自然地联想起宋代画院出的这道考试题。天下名山僧占多,僧人要静修,要远离人群,然而又不能不吃饭,不能不仰仗施主的布施;世俗之人,要乞福,要菩萨保佑,又不得不往寺院里跑。君不见《红楼梦》中贾太君既常常到道观里打醮,但又在大观园里造了家庙。寺院何尝不可以留存于浊世之中呢?
    北寺塔是报恩寺塔的俗称,寺院始建于三国时,相传是孙权母舍宅所建,初名通元寺,到五代改名为报恩寺,因在苏州北陲,故称北寺。又有一说,寺院是孙权乳母燕国夫人陈氏舍第所建。建寺时间大约在孙权赤乌十年(247)。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苏州城北是不是繁华地段,已无法考证,不过既为权贵聚居的地区,即今之高级住宅区,不会怎么冷僻。
    佛教传人中国,为东汉明帝时期,留有白马驮经的故事,以后逐渐盛行于中国北方。南方虽受到影响,尚未见到有关寺院建造的记载。孙权赤乌四年(241),西域康居国(今中亚细亚)高僧性康来到吴郡讲经说法,传播佛教。吴大帝孙权为了迎接他,特在盘门内建立了寺庙,进行安置,但这多少带点礼仪性质。而这座通元寺的建立,是出于虔诚的信仰,说明佛教已经在江南生了根。
    北寺塔的建造远晚于寺,大约始建于梁代中大通年间(529—534),僧人正慧募建了一座十一层的宝塔。北宋时被焚毁,元丰七年(1084)重建为九层,诗人苏轼曾捐铜鱼以藏舍利。南宋建炎初年,又被金兵焚毁。绍兴二十三年(1153)重建,以后几经修葺。在1965年大修中弄明白了,现在六层以下砖砌体为南宋绍兴年间遗物,七层以上为明代重建,腰檐平座则是清代修缮的。一座塔揉三个朝代的风格,从最初的质朴,到后来的简约,再到繁缛,终于圆通化为一体,可以称为与时俱化。我们很佩服欧洲人的韧劲,一座教堂营建往往花上几百年工夫,其实苏州人一点也不差,屡毁屡建,以赓续历史,见证历史。
    北寺塔很能体现中国佛塔建筑艺术的匠心,经得住品味。塔为九级八面砖木结构的宝塔,占地1.2亩(1亩≈667平方米,下省),塔高76米。前人曾有诗抒写登临之感:“巍然一塔逼云寒,绝顶登临眼界宽。浅淡湖山归杖底,参差楼阁出云端。”诗是写实的,苏州老城区至今仍没有太高的建筑物,一般建筑物只不过三至五层,登到塔的顶层看出去视界仍相当开阔,不过湖山是见不到了,城外已都是高层建筑,见到的是“参差十万人家”。如今的古城已经是杂色的,非复昔年,除了塔南边寺外有个庭院小品,聊为点缀。再望出去,生长着瓦苇的青瓦屋顶和斑驳的历经风雨洗礼的马头墙,已经隐没在水泥钢筋的“新村、花园、广场”之中,至于西南诸山、太湖碧波更只能在想象中得之。
    远景既然无甚可观,玩味佛塔的本身还是有些意思的。在登塔以前,不妨先仔细打量一下塔基。塔基分基台与基座两部分,均为八角形石雕须弥座式。须弥是佛界中的最大的山,佛、菩萨、罗汉都居住在这座山上,以须弥来命名表示最为稳固的意思。须弥座用青石砌成,基台高1.34米,下方满雕卷云纹;基座高1.42米,柬腰处每面雕金甲护法力士坐像三尊,转角处雕刻卷草、如意纹饰。塔基体现出的是宋代的艺术风格,沉稳、简练,线条流畅。登塔时不妨先从总体上考察一下宝塔的结构。塔身由外壁、回廊、内壁和塔心室组成。塔心室等处的砖砌斗拱与藻井的仿木构装饰,繁复华丽,从中可以窥见宋代小木作的工艺水平。塔身的外壁八面开门,有木制的塔檐和平座栏杆。如果你有点诗情的话,凭栏吟诵你记得起来的文章、诗句,聆听一下塔角悬挂的的铜铃声,体会一下古人登临的心情也不坏,“王粲何事独登楼”,登楼也许会平抑一下浮躁的心情,消除一点焦虑。
    步下高塔,在寺内走走也不坏,北寺塔的四周尚存留部分明清时期重建的报恩寺殿堂建筑。塔东的不染尘观音殿,俗称楠木观音殿,供奉着观音菩萨,香火不断。殿宇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,现存者为明万历时重建,是苏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。殿为重檐歇山造,面阔五楹,进深五间,内四架,前置檐廊,四周檐柱为抹角石柱,内柱用楠木。
    观音殿南建有一长廊,陈列着目前国内最大的巨型漆雕《盛世滋生图》(也称《姑苏繁华图》),长32米,高2米。依据清代苏州画家徐扬同名画幅制作。原作是幅长卷,画面起自城西灵岩山,经木渎镇东行,过横山,渡石湖,历上方山至苏州城区,绕葑门、盘门、胥门,转山塘街,至于虎丘。画家使用了我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法,重点描绘了一村(山前)、一镇(木渎)、一城(苏州)的景况。原画上,来往的行人摩肩接踵,熙熙攘攘;河上运粮船、货船、客船、木筏,往来穿梭,百舸争流;街道上,店坊林立,市招繁多,俨然是清代中期苏州的缩影。因为漆雕画面开阔,用色浓重,对比度强,比起原作来似乎更有气派,然而一切都放大了,体味不出原作笔致工细纤巧的长处。可能是因为原作保存于辽宁省博物馆,借来展出一次很不容易,就用一个别样的复制品来宽慰画家故土的民众吧。自然也可能因为北寺塔是离火车站最近的景点,让游客们对苏州有一个总体的立体的印象。也许什么都不是,就是因为这里空了一块,需要点东西来填补,就像刊物上的补白一样。
    塔后有元代石雕“张士诚纪功碑”,张氏是元末的草莽英雄,在天下大乱之际,雄踞江南,称吴王,保得一方安靖,苏州士绅们的口碑不错。据《吴门表隐》,此碑为元末江南富豪沈万三所置。近代学者金松岑等对图中冠服器物作了考证,断为元代雕刻,碑上镌刻是一组画,记录了至正十九年(1359)张士诚迎接元使伯颜并受赏封的场景。此碑俗呼“石家堂”。原在报恩寺山门左,民国时期移人寺内。碑额四边绕以卷云纹,但框内空无一字,好像是被挖去的。全碑构图严谨,布局清楚,层次分明,采用的是深浮雕手法,琢工精细,人物面目清晰,姿态各异,衣褶流畅,有动感,是一件有历史价值的元代石雕艺术上品。不过置于佛寺之中,不无突兀之感。
    塔北有古铜佛殿和藏经阁。古铜佛殿曾供铜铸三世佛。藏经阁为重檐歇山楼阁式,原额题为“梵香堂”,以前一度作为厂房,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可看。还不如去看看花园。
    花园在塔的东北方,院内有一不大的土丘,丘上散散落落地种植了不多的一点梅花,被称之为梅圃,前临水池,点缀一些亭榭廊桥。在土丘和水榭中小憩,还能隐隐地听到市声。
    和别的寺院不同,没有大雄宝殿,没有门殿,也没有护法尊者的塑像,一塔迎门。
    更妙的是塔南临街赫然建立了一座木牌坊,四石柱三间五楼,牌坊后是三开间硬山顶门厅,现在作为售票处和购物点。这些都是从马医科申时行祠移来的。牌坊原来是跨街的,如今置放到庙门前,乍看起来并不觉得不伦不类。
    通元寺,或者说报恩寺,几度春秋,几度变化。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中,可谓屡经兴废,饱经沧桑。宋代平江图上它赫然在目,是苏州第二大建筑群。鼎盛时期,全寺占地140亩,每边长300米。分为文殊、普贤、法华、史洲、水陆、普门六院,是江南第一大刹。装点成现在这个样子,多出了漆雕长廊、纪功碑、牌坊,少了大雄宝殿、门殿等等,连整个寺院也不是方方正正的,就去看看地名吧。北塔公园,现代的人们本来就不是把它当作寺院来打造的。如是而已。

回到顶端